民諺曰:“端午節,天氣熱,五毒(蛇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蜍以及蝎子)醒,不安寧”。端午節又稱為“端陽節”,正值仲夏,氣溫升高,百蟲活躍,蚊蠅大量滋生,容易傳播疾病。古人在這一天打掃庭院,掛艾葉懸菖蒲,佩戴香囊,飲雄黃酒,上山采藥,殺菌防病等。這些習俗反映了古人對疾病的預防意識。端午節最原始的含意是祈神求福、避邪保健,千年相傳,被稱為“衛生防疫日”。
端午·文化記憶
我國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。“端午”原作“端五”,意即五月開始,《說文解字》載:端,物初生之題也!稓q時廣記》:京師市塵人,以五月初一為端一,初二為端二,數以至五謂之端五!墩f文解字》里也直接說午就是五的意思,“午,五也,五月陰氣忤逆陽,冒地而出也。”因而“端五”又被稱為“端午”。
端午·“粽”橫天下
粽子香,香廚房。端午的記憶,大多與粽子有關。飄香的糯米粽葉、甜糯軟膩的豆沙餡、多汁嚼勁的肉餡、唇齒流香的蛋黃餡、入口即化的蜜棗餡......甜口、咸口,你好那一口?
端午·一念安康
1.注意防雷暴、防溺水
龍舟水到來,注意防范暴雨災害等極端天氣,不要到野外無安全保障的地方游泳、戲水,謹防溺水。
2、做好防火防觸電安全工作
注意用電、用火安全,遠離存在安全隱患的地方,同時,增強自我防范與自護自救的方法。
3、注重健康生活
粽子是不易消化的食物,要趁熱吃,適量進食,以免出現不適癥狀。吃粽子時,注意避免和西瓜同食。
4、疫情防控不放松
請做到非必要不入京;去人群密集處戴好口罩,外出歸來務必洗手,聚餐使用公筷公勺。
友情鏈接: |
|